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“樣板市”——棗莊,在數(shù)字政府、數(shù)字產(chǎn)業(yè)、智能技改、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工作成效。
2022-11-24“榴鄉(xiāng)訴遞”是棗莊市嶧城區(qū)創(chuàng)建的黨建品牌,也是他們進行智能社會治理的“大妙招”。
2022-11-24智能社會治理,“棗”先行。11月24日,“國家智能社會治理的山東實踐”網(wǎng)絡主題活動在棗莊啟動。
2022-11-24中國正以一種“特殊”的方式參與世界杯。
2022-11-18依托文化大省山東豐富的非遺資源,“好品山東”里的“非遺寶藏”網(wǎng)絡主題活動聚焦省內(nèi)代表性非遺項目,用多樣化視角展現(xiàn)“好品山東”品牌建設下的非遺保護傳承成果。
2022-11-15臨清是歷史文化名城,悠久深厚的古運河文化孕育了眾多璀璨的非遺項目,臨清駕鼓便是其一。
2022-11-15山東是南北水陸通衢要道,各地戲曲往往因通商貿(mào)易而在此相互融合借鑒,并形成新的發(fā)展。
2022-11-15從中國傳統(tǒng)非遺木作技藝中汲取精華,通過施展創(chuàng)意研發(fā)出更具有普及性的產(chǎn)品,便形成了富含中國特色的玩具——榫卯積木。
2022-11-15青州之名,始見《尚書·禹貢》:“海岱惟青州”,為古“九州”之一。悠悠歲月積淀下,催生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。
2022-11-15進入現(xiàn)代社會,人們通常以材質(zhì)、工藝抑或品牌等經(jīng)濟價值來衡量首飾。
2022-11-15在山東,羊湯界就是一個美食江湖。菏澤單縣、日照莒縣、濰坊臨朐……各地羊湯自成一派,以其獨特味道俘獲自己的忠實食客。
2022-11-15在中國,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,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,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2022-11-15身體由泥土制成,身著彩色傳統(tǒng)紋飾,頭尾用皮革連接,擠壓頭尾時咕咕作響,源于濰坊高密聶家莊的泥叫虎是北方泥塑中的典型代表。
2022-11-15傳統(tǒng)魯菜把子肉肥而不膩、軟糯可口,深受大眾喜愛。一塊冒著熱氣的把子肉蓋在白花花的米飯上,再澆上一勺濃郁的醬汁,足以滿足人們對美味的想象。
2022-11-15誕生于清同治年間(公元1862年)的“葡萄軟月”糕點,距今已有160余年歷史。
2022-11-15
主辦單位:《山東商報》社
ICP:魯ICP備07018076號
商報熱線:0531-88197600 地址:濟南市歷下區(qū)歷山路157號天鵝大廈
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:12377 舉報郵箱:jubao@12377.cn